創立時間
2013
營運型態
合作社
營運項目
55位稻農共同出資成立「仕安社區合作社」。透過合作社機制,將稻作收益回饋20%給社區,扶植鄰里內的老弱婦孺;二方面則保障稻農收益,用高於市場四成的價格統一收購,建立契作模式,並承諾每年回饋10%股息給出資股東,宣導安全、無毒栽種法,提高稻作品質。
社會效益
推廣無毒創造健康社區,青銀就業化逆轉社區劣勢,營收回饋社區,開辦午間共食、醫療專車、課後輔導,與居民共享成果。
清晨一大早,社區活動中心前,幾位年輕人扛著沈甸甸的米袋,放上推車,準備送到社區新蓋的碾米廠,為一年一收的稻米換上精美包裝,貼上「仕安米」品牌標示。
這個淳樸小鎮,居住人口不超過六百人,居民多以種植水稻維生,60%以上年紀超過65歲,是臺灣典型的人口老化農村。然而近年來,社區靠著販售安全、無毒的仕安米,讓合作社年入百萬營收,打響名號。
30歲不到的仕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黃雅聖說,「小時候對社區的印象只能用六個字來形容:老死不相往來。」。
八〇年代在鄉村裡出生長大的年輕人,求學階段往外跑,畢業後也沒有歸鄉。後壁地區的人,多數轉往新營市、臺南市區工作,留在外地後就不想再回來,對農村缺乏向心力,更不想耕耘這塊土地。
眼見社區的逐漸凋零,2013年,55位在地居民出資成立了「仕安社區合作社」。起初成立是希望透過合作社機制,將稻作收益回饋20%給社區,讓社區可以再活絡起來;二方面則期望能保障稻農收益,用高於市場四成的價格統一收購,建立契作模式。每年合作社承諾會回饋最多10%股息給出資股東,並宣導安全、無毒栽種法,提高稻作品質。
合作社看似站穩腳步,但初期營運卻不甚理想。當時剛回故鄉幫忙家業的黃雅聖,眼見父親及長輩們的辛苦付出,卻常常血本無歸,想著「可以做些什麼?」而決心投入社區工作。
起初,黃雅聖從擔任母校的代課老師及課後輔導志工開始做起,但投入後才發現各項資源嚴重缺乏。一來,偏鄉學生少,師資不足,隔代教養比例高;此外社區內聯外大眾交通工具不發達,又缺乏完善的醫療資源。這些對人口老化的仕安社區來說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
為了解決社區產業的行銷問題,黃雅聖夥同幾位社區內的年輕人及學生,到各地參加農夫市集,擴展仕安米的銷售通路,開始從外部找資源。
2015年,仕安米安全、無毒的栽種堅持,被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看見,大量收購約七成稻米,成功拓展了銷售通路。此後,郵政商城、政大書城等店家也前來接洽,讓過去往往要花一整年才能賣光的稻作量,三個月內就完售。
仕安社區的努力,漸漸獲得更多團體支持,包括從農委會水保局「農村社區企業經營輔導計劃」中獲得資金,為社區興建新式碾米廠,合作社的股東,至今已超過上百位,營業額每年均突破百萬。
社區為了確保稻作品質,採稻米與黑豆輪作的方式。第一期種稻米、第二期則改種植黑豆,讓土地得以輪休,同時把黑豆轉售給丸莊等知名醬油釀製廠,增加社區收益。
而在顧及銷售業績的同時,合作社方有更多的資源得以回饋社區。每到中午,社區媽媽們就會到活動中心幫忙準備午膳,邀請社區內的人來共食。除低收入戶與獨居老人外,不分男女老幼,每餐均只收20元,其餘超支的費用則由合作社支出。
每週二早上,則有鄰近鄉鎮的醫生前來活動中心看診,亦有免費小巴,在社區公廟前當專屬的醫療專車,協助交通不便的長者往返醫院。
活動中心後面及社區的空地,靠著社區媽媽定期維護,變成社區內的開心農場,提供免費食材,供應社區午餐。里民們也會自發性地排班,打掃、清潔社區;也騰出一間媽媽教室,平時讓小朋友聚集當課輔中心,假日則烹煮風味餐,招待前來參觀、學習農業行銷的有志青年。
現在,仰賴合作社的回饋機制,讓仕安社區漸漸找回穩定生活,發揮鄰里照護的功能。現階段就有11位返鄉青年回到仕安,並協助生產履歷和有機稻作的推動。
黃雅聖說,「我們希望可以為年輕人,找到留在農村的各種可能性。」在發展協會的未來裡,社區除了照護老弱婦孺,還應該進一步創造產業,讓年輕人回來「有事可做」,養活自己,甚至受惠社區。
看似「天馬行空」的創舉,雖然偶爾也會被社區內的長輩嘲笑不切實際,但正因為有想像力、為社區的未來想得很遠,才足以一步步帶領社區改變,拼湊農村生活的理想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