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蕉的故鄉南新社區
看見小而美的感動

南新社區發展協會



創立時間

1992

營運型態

非營利組織

營運項目

南新社區位處旗山區溪洲南端,居民以種植香蕉維生。八八風災過後,為了重建家園,社區發展協會自創香蕉風味餐,帶動一日農夫體驗營,帶遊客導覽溪洲周邊文化勝地包括廟宇、香蕉園、並品嘗風味餐,體驗手作課程,自製香蕉包、香蕉饅頭等在地特產,讓社區再度熱鬧起來。

社會效益

社區關懷據點,鼓勵社區中高齡婦女參與多元就業,加入服務社區行列,將在地資源產業化,開發香蕉周邊商品。風災重創後,意識到環保的重要,利用天然資源研發環保酵素。

「2011夢想城市‧海洋嘉年華」活動中,國內、外各表演團隊盛裝打扮,組成遊行隊伍和花車,在高雄時代大道上踩街,其中,有一支隊伍裝扮特別不一樣,他們是來自高雄市旗山區的南新社區的一群阿公阿嬤,以「香蕉國王及皇后馬車」為裝扮主題,贏得現場觀眾喝采。

為了宣傳高雄旗山的香蕉特產,讓人留下深刻印象,社區可說是全體總動員。耗費一整個月時間自製主題服裝與道具配件,用香蕉造型成功吸睛。

原為旗山繁華地
外移人口成隱憂

早年南新社區是全臺知名的香蕉盛產地,位處旗山區溪州南端,50年代香蕉經濟產值高,帶動溪洲地區經濟發展,戲院、酒家等商業活動林立,是當時高雄地區最繁華的地區之一。隨著產業轉型,溪洲地區漸漸沒落。南新社區里民雖然多數仍靠種植香蕉為生,但因為人口老化、青年人口外移,讓社區繁榮不再。

1992年南新社區發展協會成立。當時徐林素卿剛從臺中豐原嫁來旗山,跟著丈夫幫社區工作,變成發展協會的創始會長,一路走來,為社區服務超過20年。

然而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之初,徐林素卿就意識到,社區內老年人口比例偏高,年輕族群移居外地工作,而且社區內空屋率高,髒亂寡陋的地方也越來越多。為了照顧社區長輩,南新社區在1993年成立關懷據點。每週五天,從社區卡拉OK,到帶著社區長輩一起亂入小學,跟小朋友們的說故事老師,二十多年來從不間斷,關懷服務也成為社區內最感動人心的堅持。

走進社區關懷據點,牆上貼滿長輩們的各式留言和畫作,還有愛唱歌的長輩們,每週最期待到社區高歌一曲。2011年獲選高雄市政府海洋嘉年華的參賽成員,更是讓社區長輩興奮不已,各個發揮創意,自製服裝,替臨近小學的小朋友們盛裝打扮,自己也親自上陣。

災後重建
喚起社區凝聚力

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南臺灣,為了重建社區,快速恢復地方原有樣貌,許多志工積極投入打掃家園,也因此讓大夥意識到:唯有串連人心,讓社區再熱鬧起來,才能找回旗山人的居住認同與驕傲。

重建家園的第一步,就從彩繪開始做起。

為了讓里民們恢復生氣,協會邀請許多阿公、阿嬤們來「返老還童」,拿著水彩、色筆,當起漫畫家,在牆上畫下記憶裡的昔日風光,重溫熱鬧的南新社區。許多人紀錄當年香蕉採收、農忙的盛況,讓小朋友們也跟著上了一堂歷史課,了解地方文化。

週末假日,則是外來遊客的一日農夫體驗營時間。為了讓遊客們來場深度香蕉之旅,許多社區內的中年婦女利用在地特產——香蕉,開發出一系列風味餐,從香蕉包、香蕉醋、香蕉湯到香蕉饅頭等,各式香蕉饗宴,吃過一次就念念不忘。

徐林素卿說,為了培養里民們的第二專長,讓較難找到工作機會的中高齡婦女就近到社區幫忙,請他們幫忙照顧社區內銀髮族群,也變成農夫體驗營的專職導遊和料理大廚,找到為社區服務的機會。

「走啦!跟我一起來,社區是我們的!」徐林素卿逢人就問要不要一起來參加活動。南新社區裡小而美的熱鬧,是身在其中的里民才能見證的感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