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
為剩食找春天

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



創立時間

2013

營運型態

非營利組織

營運項目

仰賴企業或民眾捐款物資為主,加入食物銀行的會員們每月會領到500點點數,可用來獲取各類民生用品。食物銀行內物資以市價二分之一或甚至三分之一的價格售出,如果點數不足,可以社區服務換取點數,親自(或代請家人)幫忙獨居老人送餐、維護社區清潔等,讓弱勢不止收取補助,也有機會為社區服務。

社會效益

首創社區型食物銀行概念,集結各方物資,讓弱勢族群用社區貨幣的概念,獲取需要的民生用品。

全台第一期國宅忠勤社區

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及萬華區交界的忠勤里,是饕客們最愛拜訪之地,這裡是臺北市知名的南機場夜市。說起夜市裡的美食,多數人讚不絕口,知名店家十根手指頭數也數不完。但若說起南機場的歷史,一樣也是處處有故事。

房舍老舊
弱勢人口比例高

南機場曾是風光一時的模範住宅社區。民國五○年代,成為政府預定的第一期國宅建造處,規劃了第一期整建住宅「忠勤社區」,新式國民住宅吸引許多民眾遷移至此,然而隨著時間過去,房舍建築逐漸老化,讓社區逐漸呈現疲舊。現今忠勤里面積不過約0.1平方公里,約等同三個臺北小巨蛋,卻住了六千多人。其中,65歲以上的獨居老人的比例偏高,身心障礙者、外籍配偶、低收入戶也多;社區裡的忠義國小,甚至有將近一半的學生都來自高風險家庭。

土生土長的現任里長方荷生,是當年新式國宅的「第一批住民」。擔任社區里長將近二十年時光,方荷生清楚每一位市井小民的痛苦,對自己生長地區的熱情,也讓他決心回歸社區,為南機場找回亮光。

成立幸福食物銀行
用點數換物資,有效共享資源

2013年,方荷生利用社區內閒置的房舍,爭取成立第一家「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」。這是全臺灣第一家社區型食物銀行,連結各方公益團體捐贈的物資都彙整在此,用社區貨幣的方式,讓弱勢族群換取自己所需的量。好處是物資可以妥善分配,避免造成資源浪費。

每一位食物銀行的「會員」,都擁有一本「存摺」,每個月會固定發放500個點數,讓會員換取物資。而食物銀行內的物資則以市價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價格折兌點數。店內涵括了日常民生用品,也有些商家無法再販售的即期品,又或是公益團體捐贈的棉被等等。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宛若最親民的超級市場,讓社區內的弱勢家庭可以共享社會資源。

較高單價的商品,會員或家人朋友們可以「勞力」來換取點數,這裡所謂的勞力比方指協助社區獨居老人送餐,又或者是幫忙整理社區整潔,經由社區勞動的方式,讓弱勢者不只是單純的接受物資,也能為他人服務。

除此之外,過去沒人要的醜蔬果、超商賣剩的麵包、便當,這些最終可能被店家視為廚餘倒進焚化爐裡的剩食,經過方荷生的資源調度,也變成社區內最熱門的「享食冰箱」。

方荷生親自與連鎖量販店與知名麵包店談合作,將賣相稍差及當日即期麵包,轉贈送給社區,放進開放式冰箱中,讓有需要的民眾自由取用,並且不設任何身份限制。

不分男女老幼,任何人有食物想分享,都可以拿到冰箱來擺放,唯一的原則就是這些食物都要是「自己也願意吃下肚的」,換句話說,即使是免費的物資,也不能夠放置敗壞、過期或無法食用。

簡單的四菜一湯
一張桌子、幾張椅子就變成共食餐廳

在忠勤里,弱勢族群可以加入幸福食物銀行換取各類生活物資。但不方便出門或難以自理伙食的獨居老人、學齡兒童呢?方荷生腦筋一轉,催生出「幸福廚房」。

志工們將募集而來的物資料理成餐點,簡單的四菜一湯,一張桌子、幾張椅子,需要照顧的獨居長者和孩童們就可以一起共餐。

2005年方荷生爭取將廢棄的國防部房舍改建為里民活動中心,將原本老舊宛如廢墟的房舍,變成里民共享的「南機場樂活園地」。在這座樂活園地,用餐時間可在「幸福廚房」共餐,下午則到社區圖書館裡看書,一旁還有鼓勵弱勢青年職涯發展的咖啡廳,傍晚也有志工老師前來授課、帶安親班,在這片老房舍中,各式各樣的生命冒出枝枒、長出花苞,找到自己的一片天。

問他怎麼做到的?他笑著說:「我只是幫忙在對的時間,為每一樣東西找到對的位置而已」,這話說得輕巧,卻值得反覆咀嚼、思考。